7/25/2021

北美雲來集講壇 鄭石岩教授安度難關心方法

【人間社 定如 聖地牙哥報導】北美雲來集講壇為十方大眾找回心方向,於7月25日邀請國際佛光會檀教師鄭石岩教授提燈引路,為全球因新冠肺炎肆虐苦苦不得出路的大眾,點撥「安度難關」的心法。網路雲端有近500人參與聽講。

教授首先以《阿含經》形容芸芸眾生沈浮於洶湧的無常灰河,需懂得在挑戰與困難中拓展新機。佛經指出面對苦難來臨時,眾生常有三個錯誤的想法:一、隨使:縱容自己,不好好規劃,致使智慧被封閉。二、解鎖繫法:內心有心結與偏見、刻板印象執著不化,無法面對挑戰。三、動搖:搖擺不定、沒有定見,以致失去覺察力。

在現今「後資訊」時代,更需要方便禪師(方:正確;便:活潑運用),透過禪定產生智慧。進步是由面對困頓而獲得,所謂苦集滅道,佛經教導我們滅苦有道,需透過八正道、三十七道品,保持正見、正思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獲得樂觀的正向思考。

樂觀正向的思考以保持生活活力的要領有五項:一、四食資益人生。出搏食、細觸食、意思食、識食四種精神食糧助益心念平靜具有洞察力及轉識成智的活力。二、正常生活作息,維持運動與正常飲食。三、保持人際關係,參與社團活動,維持社會支持系統。四、學習新的能力、累積成就感,提昇自我功能。五、在現實生活中行動:做能做的事,哪怕錢少也沒關係。要找機會去工作,才會振作起來。

主講者也鼓勵大眾多做精神體操(Mental Exercise):修持與靈性的覺醒,運動以緩解壓力,每天讀勵志的書。弄清事實,踏實不找藉口。生活本身就是艱辛的過程,但仍能苦中作樂,需要耐性、面對真實、負起責任、保持平衡。

教授提及大師曾贈與他兩個字:「行佛」。行佛,就是每日定課,參加讀書會、法會等靈性修持,活得有智慧、有活力,不僅生理健康也保持情緒健康。教授並舉例自己40歲時因為登山意外,脊椎折斷,身心陷入困境。夫人鼓勵他以佛法及心理學幫助自己,寫了51本暢銷書。

教授旁徵博引,以千年佛法智慧、現代心理學理論、諮商個案及個人經歷,生動提出面對困境、拓展人生潛能的佛法智慧,鼓勵大眾活出如菩薩般的有情人生,獲得真正自在的生命旅程。

鄭石岩教授於政治大學授課,曾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,主管全國學校與輔導事務。受的是西方心理學的訓練,他自小皈依星雲大師學佛打坐,是一位融合了西方科學,與東方宗教修行的實踐家。從事心理諮商與教學研究多年,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,是融合心理學、教育學與禪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。 (照片: 北美雲來集講壇)

講座影片: